扬眼


常理工学子暑期组团调研“私塾教育”的正能量

        近年来,诵读国学、上现代私塾成为了热潮,国学教育经社会办学机构的重塑进而展现了“私塾教育”力量。为了探寻古代私塾的现代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熟理工学院5名大学生自发组建了探寻私塾的“正能量”调查团,赴南京、苏州、镇江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访谈。近期,他们围绕古代私塾的运行机制,在南京中山书院、苏州常熟文庙、镇江文心书院等场馆收集了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料,对当地居民进行主题采访并开展了《问卷调查》。经统计与分析,调研团圆满完成了预期任务,并深受启发。
图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巨大

私塾教育在古代是一种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私学教育,古私塾在当今的演变多为国学培育、书画交流之所。自古以来,私塾作为民间办学形式在育人方面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代私塾则进一步优化了体制机制,以其独特的师徒模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教学内容,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等被大众认可。

“有,中国传统私塾文化对现代教育有推动作用!”常熟理工学院“探寻私塾的正能量”社会实践调研团与镇江文心书院负责人进行访谈时,得到了这个掷地有声的回复。

访谈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巨大,得到受访者的广泛认同。镇江文心书院是以君子的六门必修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整体概念打造的综合性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其内容契合现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形式也务求实效,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具有正向的借鉴意义和激励作用。当天,正在文心书院参加“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国学体验活动的小朋友们纷纷表示:“通过穿汉服、行汉礼、沏茶品茗、手绘纨扇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浓气息,印象很深刻!”

图片

70%市民认可现代私塾教育模式

在常熟文庙调研时,团队成员发现,常熟文庙内的言子书院基本符合古代私塾的特征,正在开设“私塾课堂”。当天,言子书院内正有不少小朋友在学习画国画。据了解,言子书院不仅开办国画、书法、诗词、围棋、古琴等特色古典课程,更有素描这样的现代绘画课程。在言子书院,孩子们既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能体验现代绘画的乐趣。期间,调研团随机采访了一位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他表示:“古代私塾教育与现代应试教育方式不同,私塾更加注重身心修养。个人对于私塾教育是很赞同的,文庙内的学习环境很好,孩子在这里学习能培养兴趣,陶冶性情,很受益。”

调查数据显示,近70%市民认可现代私塾教育模式。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古代私塾有一定的了解,并有77.78%的受访者认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影响着当代教育体制,也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因材施教”在现代学校教育中体现不充分。

图片

加强教师和“准教师”培养至关重要

在南京中山书院调研期间,该团队基本掌握了古代私塾的运行情况,并就教学的成效、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习导向等问题作了主题访谈。据《问卷调查》统计,大多数受访者对周边私塾的了解十分模糊,仅极少数人知晓部分古代私塾的名称。但在“教与学的成效”问题上,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古代塾师的教育能力与作用发挥,是影响教学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在“师生关系”方面,则几乎全都认为是“听塾师的”,且必须敬重塾师等。

经团队成员集体讨论后认为:受古代私塾教育的启示,当代教育应加强对教师和“准教师”的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开展“更好的教育”的基础。传统私塾中,“博学严师,言传身教”是对塾师的基本要求。古代塾师以其真才实学,以身教和言教相结合培养“弟子”,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也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严格要求。

当下,每一位在职教师都应有“本领恐慌”,以敬畏之心不断提升个人教书育人的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每一名在校的师范专业学生,也都必须对照“一践行三学会”的要求,积极锤炼自身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积极传承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镇江的练湖书画院承载着百年历史,是丹阳的一张文化名片。现任名誉院长陶伯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教育家吕凤子先生的弟子。期间,调研团采访了院内管理人员,了解了练湖书画院的发展演变史,同时也学习了吕先生的教学思想。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爱无涯”“美无极”,与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第30个教师节之时,在北师大勉励师生时的讲话内容相吻合。“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华,也是先生职业道德观的核心。这种爱不仅是对学生的亲近感、理解感、期望感和无私奉献的自觉性,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充满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爱,这是人世间极具魅力的特殊的爱。每位教师都应怀有这样的教育观,努力做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在常熟的翁同龢纪念馆,调研团随机采访了几位来翁馆参观的游客,他们普遍认为私塾至今仍然有着积极的教育价值,得去粗取精、传承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期间,两朝帝师翁同龢的博学多才,馆内几乎随处可见的藏书,也给调研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悉,该调研团的成员均是常熟理工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学生,他们正在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理论研究,下一步的重点任务是分析古代私塾教育模式对当代“四有好老师”培养的影响与价值,探讨“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等问题,并为当今师范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机制或路径参考,同时撰写完成3-4篇研究论文。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顾秋萍 通讯员 韦子韵 

看全文
下载扬眼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