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眼


抵疆放下行李还不到24小时,他就做了伊犁地区第一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3月1日凌晨4点,苏大附一院普外科医生周进风尘仆仆赶到伊宁,仅仅休息了几个小时就开始学术讲座、教学查房、连续实施了三台胃肠肿瘤腹腔镜手术。3月2日一早便匆匆赶回苏州。时隔两个月,周进再次踏上工作一年的新疆,实现了他临别时的承诺: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的名誉院长,一定常常回来,定期来指导工作。“天下没有远方,来了就是故乡”,用一颗医者仁心,将对口援疆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心里做!这就是中组部博士团成员、苏大附一院普外科周进博士最真实的写照。

图片
2017年12月26日,中组部、共青团中央选派的第18批“博士服务团”成员、苏大附一院普外科周进从家中启程,前往新疆伊犁,挂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副院长,开启他为期一年的援疆之路。接到任务之际,周进刚刚顺利完成在贵州铜仁的支医任务。
“牛”专家,多项技术填补空白
2018年1月2日晚,周进结束乌鲁木齐的培训刚刚抵达伊犁,得知病房里有一位胃癌家属一直在等他,当晚不顾旅途劳顿,马上和病人及家属进行了详细坦诚的沟通。第二天,也就是周进博士援疆的第一个工作日,周进克服器械简陋、没有团队配合的种种困难,经历4个多小时完成了伊犁地区第一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此时距离他放下行李还不到24小时。

图片

术后病理证实,患者患的是淋巴结全阴性的高分化粘膜内癌。4公分辅助切口以及几个穿刺孔的微小创伤,让患者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经过一周的术后恢复患者如期出院。周进小试牛刀,一炮打响,四师医院来了个“牛”专家的名声就这样传开了。

图片
作为中央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博士服务团”成员都是从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省市选派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人才。1979年出生的周进,就是这样一位优秀青年人才,是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政府公派留学归国人员。
在四师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眼里,周进就是个“牛人”、“超人”,浑身散发着正能量的磁场。周进谦虚平易近人,温文尔雅,科室里同事私底下都称他为“大暖男”。谈起他的聪慧手巧,不得不谈到周进在贵州的故事:在石阡县,疝气治疗还停留在开放手术时代,患者术后至少5-6天才能出院,创伤大,疼痛感明显。周进想,要带动当地普外科发展,不妨先从疝气手术入手。由于当地耗材欠佳,为让石阡县患者不多花钱也能用上舒适服帖的补片,周进动了番脑筋,他把当地补片拿来,自己动手修剪成符合解剖结构的形状,并带领当地医护人员,把当地疝气手术升级到了“2.0版”,微创治愈了一名又一名患者。
周进挂职的四师医院以前治疗胃癌都是开腹“开大刀”,患者腹部都有长约15到20厘米的手术切口,创伤大,术后疼痛敏感,恢复时间长。周进来了以后,带领团队陆续开展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腹腔镜下肝癌、胆囊癌、胰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脾脏切除、后腹膜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切口疝、造口旁疝修补术等手术,腹腔镜微创技术已经覆盖了四师医院普外科几乎所有领域,一次又一次填补了学科空白,带领学科走在了兵团乃至全疆的前列。
让“苏州经验”,在边疆生根开花。

图片
周进没有忘记援疆临行前苏州大学和苏大附一院领导的叮嘱,要努力搭建学校、医院和伊犁合作的桥梁平台,努力成为两地合作交流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共同发展的使者,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医疗援建,职工百姓最担心的是人走茶凉。周进深知,一定要留给当地医院自己的人才队伍。他除了自己上台实施手术,还经常在台上手把手教,能不做主刀就尽量做助手,能不做助手就尽量外场指导,耐心指导下级医生,让科室医生尽可能缩短学习曲线,掌握先进技术。他坚持每周举办业务讲座,将最新的理论、最新知识结合自己多年的国外学习经验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周进主动对接联系疆内外各级医院人才,尽心尽力帮扶四师医院医疗水平提升。周进在疆的博士团友有乌鲁木齐、石河子的消化专业专家,奎屯的肛肠专家、关节外科专家,塔城的介入专家和麻醉专家等。周进都先后邀请到四师医院进行业务讲座和定点帮扶,并组织援建博士团友异地交流,利用各自的临床优势支援四师医院,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和多个学科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同时,周进争取到苏大附一院这个强大的“娘家后援团”的大力支持。周进来四师医院后,主动要求分管医院消化内科,他发现消化内科内镜治疗微创技术基本处于空白,便向后方消化内镜团队求援。随后,苏大附一院派出了史冬涛医生赴伊犁指导,携手主办了兵团消化道早癌学习班,传授早癌筛查、早癌预警以及内镜治疗技术,通过帮传带,逐步扩大这一学科在地区的影响力。
诸如此类,周进注重学科培养、专业细分,尤其注重人才培养与考核,尽力为当地医院打造了一支可持续发展、高中低年资相结合、结构合理的带不走队伍。
做一颗拥抱民族朋友的石榴籽

图片
周进的宿舍离开四师医院普外科病区路程仅仅需要一分钟。据介绍,周进的宿舍是医院有三十多年历史的集体宿舍,这是一间朝北、终年无日照,配套设施陈旧的一楼小套房,进门就是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间,摆上一床一桌后,就没有多余空间。书桌上堆着他自己调理肠胃的药品和各种医学书籍。医院领导多次建议他搬到外面条件好一些的新建公寓。然而周进放弃了。
原来,考虑到普外科急诊患者多需要及时处理,住在医院能够随叫随到,尤其对危重病人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每天晚上不管多晚,只要有病人需要他会诊,都保证随叫随到。每天,甚至周六周日休息日,他都坚持到病房巡诊,向值班医生、病人了解情况。
正是由于周进这样兢兢业业的努力,在新疆一年,他主刀四级重大手术200余例,抢救疑难危重病人数十例,门急诊及会诊处理病人1000余例,义诊授课、业务学习、查房带教超百次。“撇下后方领导,微创抢救维族脾脏破裂休克男童”和“顶住多方压力,保守疗法成功治愈花季少女罕见腹部疾病”的事迹在自治区、兵团内部多次报道。

图片
平日里,周进的生活严格自律。空余时间,周进积极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经常与医院民族同事交流沟通,探访民族亲戚,贴近群众生活,拉进民族感情。他告诉记者,“一定牢记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各民族朋友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周进除了积极参与医疗,送医下乡,通过坐诊、会诊、学术讲座,为基层患者解决实际困难,足迹遍布伊犁地区八县三市及各农牧团场。在疆期间他多次捐助四师贫困职工、困难同事,向贫困家庭学生捐赠衣物,学习用品。
满怀家人的爱,重启征程
2017年夏天,周进主动报名参加了苏州对口支援贵州石阡三个月的短期支边工作。出发去贵州前,周进的妻子沈笑春积劳成疾,患严重的肺炎住院1个多月,家里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周进的妻子也是苏大附一院的博士医生,同在医疗一线,更懂得这份职业的神圣,懂得患者的需求,理解丈夫的心,支持他去贵州。
决定赴疆前,周进给妻子打了个电话,因妻子正在处理病人,他只得三言两语说明情况就挂了电话,过了会,妻子发来一条微信,仅三个字:你去吧”。离开苏州的那天是个星期二,一早,周进送儿子上学,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不知道爸爸要远行那么久,还对着爸爸说“多带点羊肉串回来”。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则一直在追问爸爸什么时间回来?面对幼小的孩子,周进没有办法解释太多,只能说“星期六”。不想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惹下了“麻烦”。
来新疆后,周进每次和女儿视频,她第一句话总是,“爸爸你不是说好星期六回来的吗?怎么还不回来?”每每此时,周进的眼睛都湿润了......就这样,告别年事已高的双亲,膝下还有上小学的儿子和年幼的女儿,周进顾不上牵挂小家,心中怀揣着援疆责任、组织信任和家人叮嘱,义无反顾地踏上新疆土地,对于每一个援建医务人员,小家永远是遵从于大家,国家。
周进瘦高个,他告诉我们,每天的工作量都是满负荷。在新疆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每天早晨8时30分起床,9时30分准时开始查房。周进的记忆特别好,能清楚地记住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他要求所有查房医护人员不能带病历本,必须对患者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样的查房,每日两次,从不落下。“每天我们都等着周医生查房,就希望周医生来看看自己”......患者期盼的目光,就是对周进最大的认可和信任。
查完房,上午11时,第一台手术开始,之后,第二,第三台......手术常常持续到下午5时。长时间的站立,周进经常会出现下肢肿胀的情况,所以他要穿着弹力袜坚持到手术结束。下午6时,周进组织科室医护人员理论学习。晚上9时,周进才能回到宿舍,看看妻子发来孩子的照片或者和妻子孩子视频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凌晨2时,周进还在翻看业务资料,了解学习学科最新动态,这就是周进的一天!365天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

图片
援疆意愿,肇始于悬壶济世的从医初心,升华于家国情怀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党龄二十年的老党员,周进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诺行。一年期满,周进踏上归程,四师医院的同事依依不舍。“援疆这一年,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难忘的时光!”爱出者爱往,福往者福来,对于周进来说,援疆是一段经历、一份担当,更是一份荣耀、一份骄傲!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薛马义 通讯员 范嵘 

看全文
下载扬眼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