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眼


【70年看江苏】跋涉千年绽放当下,讲好新时代江苏故事

  初春的金鸡湖畔,一群年轻人打开书卷;夜幕下的江苏大剧院,人们沉浸在艺术的殿堂;斑驳沧桑的明城墙上,老人孩子走过一块块老青砖……从金陵、淮扬到姑苏、淮上,江苏文化源远流长。在钟灵毓秀的江苏大地上,成长的一代又一代江苏人,传承着祖先留下的刚柔并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正滋养着当代的江苏人,正开启新的光荣与梦想。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可 石小磊

【历史积淀】

文化遗产不止于文物保护
更是江苏现代发展基础,创造无数社会、经济效益

讲述人: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

图片

  “江苏的文化厚度来自江苏万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具体的表现为大量的文化遗产,厚积而薄发,这笔文化财富也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此前编写的《文化江苏》,系统地梳理了江苏文化厚度。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江苏入选的河段和遗产项目点是最多的;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海上丝绸之路,江苏入选的城市是最多的;全国工艺美术的出口能力,江苏排第一……而在世界范围具有影响力的文物古迹、非遗项目,江苏更是不胜枚举。在贺云翱看到,文化遗产的作用不止于文物保护,而是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江苏这些分布于城乡各地、各具特色、内涵深厚的文化遗产,支撑了我们江苏现代发展基础。”贺云翱介绍,一方面文化遗产是江苏现代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动力。文化遗产支撑了江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例如几乎所有博物馆都是依托于文化遗产资源捡起来的,还有很多的遗址变成了遗址公园。

  另一方面,江苏的文化遗产也支撑着江苏的旅游业发展,可以说离开了文化遗产资源就没有旅游。“2005年我做过一个课题,就是江苏文化遗产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给文化遗产事业投入1元,可以产生6.1元的收益。后来这个成果提交了国务院,他们计算的投入产出比是1:8以上。”而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一个宜兴紫砂,作为一个非遗项目,每年解决了十几万人就业、200亿以上年收益。

  贺云翱认为,江苏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是江苏树立文化自信最强大的基础性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的三个方面江苏都非常厚实。”同时,江苏的文化遗产,也是江苏文化走出去,讲好江苏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最核心的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的文化遗产保护,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切口。因为很多文物的保存地,也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点。“有个典型的例子,民国老照片上的南京明孝陵石象路,周围都是光秃秃的,树木都被滥砍滥伐光了;而现在再看,正由于加强了保护,紫金山郁郁葱葱,是南京最大的绿肺,”贺云翱说,“再如大运河江苏段,作为它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江苏最大的生态长廊、绿色廊道,所以我们将来还应该把沿线更多支流,纳入其中。”

【城市品格】

文化厚度铸就城市品格
大江南北,每座江苏城市各俱文化魅力

讲述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

图片

  “城市之所有有魅力,在于它有文化,有历史 ,有传承。有了传承,就有了积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认为,这种积淀,有物质的,非物质的,有可视的,有存在于传说里面的,他们通过城市的建筑、结构、规划,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散发出来,形成了城市的品格。“大江南北,江苏的每座江苏城市各俱文化魅力。”

  作为一名雕塑家,吴为山参与了诸多城市文化地标的设计与建设。在他看来,一座城市,既要把历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在当代找到更好的呈现形式,又要创造新时代的文化特色,为未来创造历史。所以,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城市管理、设计者乃至普通人的责任既在于传承历史、延续和发扬光大优秀的历史和传统,又要为后世建立这个时代的丰碑。抓住历史的、地域的、文化的特点,城市就会各俱风采,在新时代里闪亮登场,以自己不同的文化魅力影响世界。

  在参与去年底在无锡举办的首届江南文脉论坛时,吴为山曾说,经过数千年的淬砺致臻,江南人民以多样而圆融,守成且变革的智慧,建设出庙堂与市井互补,农耕与商业并存,雅俗共举,文质交融的锦绣之地。江苏文化,跋涉千年,而一江之隔的江北,同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群星璀璨。昨天,在小组讨论间隙,吴为山对记者说,江苏是一个文化底蕴极期浓厚的地方,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特色,不管是江南还是江北,各俱魅力,不可取代。

  吴为山生于江苏,长于江苏,是从江苏走出去的文化大家。近30多年来,他为江苏的城市文化建设做了不少事。“南京有我几十座雕塑,无锡有我的雕塑公园,苏州有一大批作品立在火车站,常州也有不少我的作品,我的家乡盐城东台更是我最早创作的地方,南通、镇江、徐州、连云港、淮安,都有我的雕塑。每做一个雕塑,我都要对城市进行研究,不仅对名人本身,更要将城市的风格融汇在这个名人之中,通过研究名人与城市的关系,在铸人的过程中铸城,铸就这个城市的历史与地理。”

  这次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文艺和社科界委员时特别强调,要与时代同行。吴为山认为,这是城市建设中非常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的纲领。“将历史用现在的艺术来创作,才有时代精神。”他也希望,所有的城市管理、设计者,城市文化创造者和市民们积极地投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中,为我们未来的历史写下辉煌的一笔。

【文学创作】

从古至今江苏名作不绝、名家辈出
传承“江苏文学”的金字招牌更要讲好当代故事

讲述人: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

图片

  远有曹雪芹、施耐庵、吴承恩,近有钱钟书、朱自清、叶圣陶……天下文枢的江苏延绵不绝地为中国文学贡献了太多的名家。“江苏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这里有一片适合写作的土壤。作为江苏的作家,我们站在历史的积累上、站在前辈的肩上,内心是充满了骄傲与自信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主席、知名作家范小青告诉记者,当代的江苏作家依旧人才辈出,更应心无旁骛,专注现实社会、专注文学匠心,讲好新时代的江苏故事。

  范小青的作品主要关注、农民、民工、城市居民等群体,这和她童年经历有关。“当时我们全家下放农村,虽然同样是在苏州附近,但当年城乡巨大的差距,给十四五岁的我留下了深深的震撼。”自此之后,观察、接近这一群体,已经成为范小青一种下意识的习惯。“走在路上路过工棚,我都会多看两眼,关于他们的新闻我也留心去看。”近年来,“快递小哥”的群体在不断扩大,他们的酸甜苦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范小青也早早关注到这一群体,在收发快递时,她几乎都会和快递员多聊两句,进一步观察、了解他们,这些积累都为她创作小说《梦幻快递》提供了帮助。

  “江苏是经济发达地区,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很多题材,创作文学作品既不能快也能慢了,满了就跟不上时代主题、社会发展,过快的作品缺少打磨,粗糙而没有深度作品留不下来,不做市场的奴隶、甘于寂寞的作家,才能讲好江苏故事、展现好当下的江苏人。”

  “从50后到80后,江苏的作家群体中,每代人中我都能轻易列举出10个在全国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但我们现在面临着‘有高原无高峰’、‘团体冠军’的现象,大作家大作品不多。这是今后江苏文学高质量发展所要破解的课题。在历史积淀、人才积累基础上,需要我们作家自身努力加上社会各方面推动,成就更多的精品大作、顶尖作家。”此外,范小青还建议,江苏应该有自己的“江苏文学馆”,展现从古自今的江苏文学成就与名家名作,展现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中的“江苏品牌”。

看全文
下载扬眼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